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不仅想拥有健康的体质,还想长期保持体形匀称的俏丽身材。而健身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。
无论老少,无论普通白领,还是身价上亿的明星,基本上都有坚持健身的习惯,例如孙俪、杨幂、赵丽颖、许晴、彭于晏等。
健身虽好,但是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,还是会一不小心就掉进 “运动量越多越好”的坑,并为此付出代价。
案例1
淮安有位女大学生小蒋,平时不怎么喜欢运动,但是在好友的带动下,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。
但是,她第一次进健身房,就尝试了了强度极高的动感单车项目。虽然过程中已有疲惫感,但是看到其他人都还在练,所以自己也想多坚持一会,这样一练就是四十分钟 。
锻炼结束后,她感到腿部有些酸软、肿胀。刚开始以为正常反应,没当回事。可到了第二天,小蒋的腿疼越来越严重。甚至出现无法屈曲的状况,吓得她赶紧来到医院就医。
医生检查后发现,肌酶谱普遍升高;考虑到之前曾有过剧烈运动,医生分析是“横纹肌溶解”。
案例2
大学生小赵之前坚持过一段时间健身,因为学习量较大,中断了很久。放假后又重新开始了健身。
可是,这一练就是连续三天,练完后就觉得胳膊没劲疼痛,他以为是运动之后的正常反应。
第四天就觉得很不舒服,胳膊都肿了尿量很少,尿液的颜色也不对了。
去医院检查诊断因为运动过量,导致的横纹肌溶解,医生让他立即住院,还下了病危通知书。
案例3
杭州有位大哥,平时喜欢健身,想通过健身增肌塑形。
有一次,他在数组腿部力量训练后,便无力站起,摔倒在地……
最初,他本以为只是普通的一次累瘫,但2天后肌肉丝毫减轻疼痛感觉,甚至伴随着颜色似血的深色尿液。
去医院检查肌酸激酶高达6万多,比正常值超标300多倍,判定为横纹肌溶解。
以上3位朋友,都被检查出横纹肌溶解。那么,横纹肌溶解是什么鬼?
先简单介绍一下,此症是指骨骼肌损伤后肌纤维分解导致大量的钾、磷、肌红蛋白、肌酸激酶等细胞内容物泄漏进入血液循环。
骨骼肌的损伤本身可能会导致肌肉的疼痛和乏力,更可怕的是并发症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通过以上3个案例,我们也发现,这种病症不仅发生在了长期不运动的小蒋、有过健身经验的小赵身上,也发生在了长期坚持健身的杭州大哥身上。
然而,除了训练过量的人会容易患横纹肌溶解症之外,还有脱水、湿热、他汀类药物、麻黄碱、高剂量的咖啡因、酒精等等因素,也会有患此症的风险。
还有一些人在同样的运动环境下,也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横纹肌溶解症。
有镰状细胞性状改变、磷酸果糖激酶缺乏、肌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等基因层面的问题,也有神经控制紊乱、肌肉失衡等动作模式问题,当然还可能有其他一些疾病影响问题,这部分高危人群不仅更容易患横纹肌溶解症,痊愈后也更容易复发。
而且,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在运动员中也是很常见。
这也让我们再一次深刻意识到,一切不以健康、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健身运动,都是 “蛮干”。
更奇葩的是,还有不吃晚饭不吃早饭的,不吃饭或随便吃一点东西就来锻炼的,锻炼过程前、中、后蒸桑拿的,大热天穿着专门的捂汗衣、裹上保鲜膜来狂练的,锻炼过程坚决不喝水的等等等等。
虽然我们想通过健身有个好身体,但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健身观念,那就很有可能像以上案例一样弄巧成拙了。
所以,开始锻炼前,能沉下心来学习一些健身知识,是越来越难能可贵的一件事。
这不仅可以让自己避免运动损伤,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,还可以帮助自己的好朋友及家人。